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鼓

血鼓

一名单腹胀鼓胀之一。《石室秘录·内伤门》:“血臌之症,其由来渐矣。或跌闪而瘀血不散,或忧郁而血结不行,或风邪而血蓄不发,遂至因循时日,留在腹中,致成血臌。”《血证论·血臌》:“血臌之证,胁满小腹胀满,身上有血丝缕,烦躁漱水,小便赤,大便黑,腹上青筋是也。……单腹胀者为血臌。”治宜活血行瘀健脾利湿,可用消瘀荡秽汤抵当丸,分消汤加当归、芍药、红花丹皮,去白术茯苓等。如内热目黄皮肤黄,宜用茵陈汤化瘀汤。本证可见于门脉性肝硬变,血吸虫性肝硬化及某些腹腔内肿瘤并发腹水等病症。参见鼓胀条。

猜你喜欢

  • 陈桷(jué 角)

    【介绍】:明代医家。字惟宜。安徽祁门人。曾学医于名医汪机,将汪机的弟子所录的汪机医案,编成《石山医案》(1519年)。

  • 室女经闭胀痛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由于气滞血瘀而致经闭,腹胀作痛者。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

  • 丹熛

    病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丹毒。见该条。

  • 乌珠

    眼的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乌珠属肝。即黑睛。详该条。

  • 头盖骨

    即天灵盖,详该条。

  • 四大绝证

    指外科的舌疳、失荣、乳岩和肾岩翻花四种疑难疾患。详见四绝及舌疳各条。

  • 骈胁

    胁部肌肉丰满、外观不见肋骨条痕。《史记·商君列传》:“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一说骈胁指肋骨连合为一。

  • 兰台轨范

    综合性医书。8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卷1通治方;卷2~8内科杂病、时病、五官、妇、儿科病证证治。按病证分门阐述,辨证治疗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论述为本;宋以后诸方则采

  • 张宛邻

    【介绍】:见张琦条。

  • 臭苏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