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惊振内障。详该条。
即季德胜蛇药,见该条。
即关刺。出《黄帝内经太素》,见该条。
病证名。指患血崩而兼带下。《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妇人脏腑久冷,素有赤白带下,复因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以致暴下,二者兼作,故谓经血暴下兼带下也”。治宜补气摄血止带。方用地榆汤(《圣济总录》:“
见《本草纲目》。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战国时医家,扁鹊的弟子。曾著《本草经》一卷,不传。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伤暑疟痢等,迁延时日,抑遏邪气而致搐者。详搐条。
【介绍】:清初针灸医家。字芑斋。浙江慈溪人。工诗文,善书法,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幼年多病,每留心方术,长为医,以为去病神速,无过于针灸。而针刺、艾火,如审穴不慎必伤筋节、元气。故于“雷火针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