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沈允振条。
病名。为脑疽生于项后偏旁者。出《外科大成》卷二。又名偏对口。
病证名,指慢惊风后出现的泄泻。《证治准绳·幼科》:“慢惊大病后有之,其粪稀黄褪色,或夹不消化乳食同下,此因脾虚所致。”治宜补益脾气,用参苓白术散。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花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络石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浆水,详该条。
即虫胀。见《医学入门·鼓胀》。详虫胀条。
经穴名,代号SI13。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后,肩胛冈上窝内侧端,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并有颈横动、静脉降支通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卡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字致道。乌程(今浙江吴兴)人。通医学,曾刻《博济方》,并集家藏经验方,编有《莫氏方》一书附于后,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