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筒拔法

药筒拔法

药筒的作用与火罐相似,能吸引溃疡的脓毒外出。适用于阴发背十五日前后,坚硬漫散不收,脓深不能向外溃破者。其法先以鲜菖蒲羌活独活、祈艾、白芷甘草各15克,连须葱90克,用清水十碗,煎几十沸候用;其次,用鲜竹几段,每段长七寸,口径约一寸三分,一头留节,刮青留白,厚约一分多,靠节钻一小孔,用细杉木条塞紧,放前药水内煎几十沸。脓内溃难出者,可先作品字形三个切口,将药水盆放在病人床前,把药筒内热水倒去,乘热急对疮口合上,按紧自然吸住,等约5~10分钟药筒已凉,拔去木塞,药筒自落。凡溃疡严重的不能用,以免引起出血。

猜你喜欢

  • 蒙药方剂

    民族医方书。于庆祥著。载方剂277个。按主治功能分为赫依气、希日内热、巴达干病、热病、瘟疫等21类。并介绍了每个方剂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1986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 四花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崔氏别录》,所述取穴法繁复。《针灸聚英》认为:“合太阳行背二行膈俞、胆俞四穴。”今多从之。主治痨瘵,咳嗽,喘息,虚弱羸瘦等。艾炷灸7~15壮。

  • 紫老干熟舌

    全舌紫而干老,如煮熟猪肝色。为脏腑热极,热邪传厥阴危候,宜大剂清热解毒之品(见《伤寒舌鉴》)。

  • 梅花针疗法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梅花针进行刺激而名。见该条。

  • 漏下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漏下者,由劳伤血气,冲任之脉虚损故也。冲脉任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皆起于胞内,而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妇人经脉调适,则月下以时;若

  • 脾积

    古病名。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四难》:“脾之积,名曰痞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脾积,脉浮大而长,饥则减,饱则见,膜起与谷争减,心下累累如桃李起,见于外,腹满呕泄,肠鸣,四肢重,足胫肿厥,

  • 吴德信

    【介绍】:见吴源条。

  • 盛寅

    【生卒】:1375~1441【介绍】:明代医生。字启东。江苏苏州人。为名医戴原礼再传弟子。因给宫廷和皇家人员治病,受到明成祖赏识,授任太医院御医,并曾掌管太医院事,于1436年(正统元年)返乡。著有《

  • 幽谷

    名词。出《医心方》。即阴道穹窿。

  • 本作髌。膝盖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