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拯阴理劳汤,见该条。
《白喉条辨》方。西洋参、生石膏、海浮石、生牡蛎、阿胶(或燕窝)、白芍药、生地黄、龟板、珍珠母、麦门冬、犀角。为末和丸,旋覆花、竹茹煎汤代水送服,服时冲入竹沥、鲜莱菔汁。治太阴燥火炽盛,白喉初起,咽燥无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转胞、转脬、胞转。指以脐下急痛为主症的小便不通。多因强忍小便(忍尿疾走、忍尿入房、饱食忍尿等),或寒热所迫,或惊恐暴怒,水气上逆,气迫膀胱,使膀胱屈戾不舒所致。治
见《山东中药》。为丹参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宫代表土运,故太过之土运称为太宫。
丛书名。明·张世贤注。刊于1510年。系张氏《图注八十一难经》和《图注脉诀》二书的合刊本。参见各该条。
四时感冒之一。冬末春初,为寒温交替之季,气候忽冷忽热,寒温不常,小儿感受外邪,临床常见:①风寒感冒:发热轻,畏寒重,蜷卧,喷嚏呵欠,宜辛温散邪解表,用葱豉汤加味。②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有汗热不解
正骨手法。适用于牵拉肘(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整复。以左肘为例:医者坐于患肢外侧,以右手拇指置于患肘桡骨小头部,余指对握肘内侧;左手拇指置于患腕背侧,余指对握掌侧。当左手持患臂作旋后同时牵引伸肘动作时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腰卒痛,灸穷骨上一寸七壮,左右一寸各灸七壮。”《针灸集成》列作奇穴。名尾穷骨。位于尾骨尖上一寸及其左右各一寸处,共3穴。主治腰痛,尾骶痛,淋病,便秘,尿闭,痔疮等。艾炷灸3
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滑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