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因痰气郁结所致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动则喘满或嗽,寸脉沉而滑,是痰郁。”治宜涤痰解郁。用痰郁汤、涤痰汤、升发二陈汤、润下丸等方。参见六郁、郁证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花粉之别名,详该条。
出《卫生杂兴》。为八角茴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①九候之一。《素问·三部九候论》:“一候后则病。”②伤寒传经,每日一经,六日传遍六经,为一候,或以七日还太阳经为一候。③节候。五日为一候。
《素女经》:“女人阴深一寸曰琴絃。”即阴道内一寸处。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横翳内障,详该条。
针刺手法。出明·徐凤《金针赋》。又名赤凤摇头。其法进针后,先插针左转,再提针右转,并左右摇动如手摇铃状,如此反复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有行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血瘀等症。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衄血。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