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十七至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天士,号畹庵。歙县西乡(今安徽歙县)人。为名医吴正伦之玄孙,吴昆之侄孙。初攻举子业,兼学医,后因科举而中断医事。1681年又兼事医术,1683年将既往临证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遗溺,灸遗道,侠玉泉五寸。随年壮。”即位于脐下4寸(中极即玉泉)旁开2.5寸处。与肠遗穴同位。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则定位于中极穴旁开5寸处。
见《医垒元戎》。即参苏饮第一方。见参苏饮条。
证名。指心悸、怔忡。详心悸、怔忡条。
证名。指手心、足心有发热感觉。见《丹溪心法·发热》。多由阴虚而生内热,或火热内郁等所致。参手心热、掌中热、足下热、五心烦热条。
【介绍】:明代医家。履贯及生平事迹不详。撰有《食物辑要》、《痧疹辨疑》等书。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出《卫生易简方》。为蚕退纸之别名,详该条。
指第七胸椎。《素问·刺热篇》:“七椎下间主肾热。”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新蒙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