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胀病

猜你喜欢

  • 胃维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地仓。见该条。

  • 肝阳偏旺

    即肝阳上亢。详该条。

  • 喘胀

    病证名。喘,指喘嗽;胀,指腹部及肌肤肿胀。喘与胀在病理机制上常互为因果,其关键在于肺、脾机能的异常。《证治准绳·幼科》:“凡喘嗽之证,若小便不利,则必生胀,胀则必生喘。要分标本先后,先喘而后胀者主于肺

  • 注礼堂医学举要

    见医学举要条。

  • 无白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痹证

    病证名。因产后气血大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袭入肌肤、经络、关节所致。以痛痹、行痹较为多见。治宜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方用荆防四物汤随证加减。产后痹证,正气甚虚,切不可过用辛燥之药。

  • 续命虫

    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肚腹长大,肉内虫出不断,断之复生,行坐不得。用鹤虱末,水调服五钱自愈。”

  • 救急篇

    见寿世编条。

  • 蹉理症

    见清·曾鼎《妇科指归》。指差经。详该条。

  • 土败酱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