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肺俞

肺俞

经穴名。代号BL13。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肺之背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主治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盗汗;以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荨麻疹,皮肤搔痒症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图91)。

图91

猜你喜欢

  • 林思齐

    【介绍】:参见林彦圭条。

  • 脾之大络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脉从渊腋穴(胆经)下三寸的大包穴处分出,散布在胸胁部。本脉发生病变,实则浑身尽痛;虚则全身关节松弛无力。

  • 凌霄藤

    见《常用中草药配方》。为紫葳茎叶之别名,详该条。

  • 凉八味丸

    即滋阴八味丸,见该条。

  • 五病

    指五脏气逆而为病的症候。《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张

  • 福济全珍

    丛书。包括四种医著,即清·庄一夔《遂生编》1卷,《福幼编》1卷;清·周鹤群《良方集要》1卷;清·李嘉祥《经验良方》1卷。

  • 目胎赤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人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渍于眦,使睑赤烂至大不瘥,故云胎赤。”属胎风赤烂,详该条。

  • 虜寄疮

    见谈金章《诚书痘疮》。即痘疮。详该条。

  • 交骨不开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六。①交骨即耻骨。古人认为未产前两骨相合,临产时两骨稍离。若此骨不开,儿难降生。多因元气虚弱,胎前失于调养,以致气血不能运达所致。②指骶骨关节部。在分娩时,这一关节可被动地作一定

  • 燥湿痔

    病名。《千金翼方》卷二十四:“燥湿痔,痔有雌雄者。”相当于肛门周围脓肿、外痔及肠蛲虫病等。宜服槐子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