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隋代医药学家。撰有《灵秀本草图》六卷,已佚。
见《圣济总录》。即赤芍药,详该条。
痛处有烧灼感。可见于郁火伤阴之胃脘痛,或热毒炽盛的疮疡、汤火伤等。
治法之一。即化气利水。治疗阳气被水寒阻遏而小便不利的方法。如病人内停水湿,外有表寒,阳气受水寒阻遏,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微发热、心烦口渴、水入则吐、苔白腻、脉浮。用五苓散,取桂枝以温阳化气,四苓以行湿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熟地黄、生地黄、白芍药、当归、阿胶、麦门冬、白术。水煎服。治筋急。
见《金匮要略》。即肾气丸,见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杉木节之简称,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刺猥皮,详该条。
即玄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