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书名。1卷。清·曹心怡撰。刊于1890年。本书论述喉痧(即猩红热)一病的源流、病因、病证、脉象、治法、禁忌等,并附若干治疗方剂。有独到之处,现有《中国医学大成》(附增眉注)本。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冷热利。详该条。
见《江苏中医》(5):31,1960。为甜瓜茎之别名。详该条。
流注病的一种。即缩脚流注。详该条。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南天竹叶之简称,详该条。
相当于颊车穴。又称曲隅。《灵枢·杂病》:“顑(顋)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马元台注:“此穴在耳下曲额端,动脉环绕一周,故曰曲周也。”
【介绍】:唐代医家、僧人。亦名释普济。编集《广陵正师口齿论》1卷、《口齿玉池论》1卷。均佚。
见率骨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黑老虎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