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之气
即经气。详该条。
即经气。详该条。
病名。羊踯躅一名闹羊花。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因药用或误服羊踯躅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症初见恶心呕吐,腹泻,继则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严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文献有用
病名。明·周慎斋《秘传女科》:“阴户生疮名天马疮。”详阴蚀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冻疮。详该条。
见中西医粹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前臂尺、桡骨骨折。详见臂骨伤条。
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休息痢。见该条。
望诊内容之一。《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察目可以测知五脏的变化。包括眼神、色泽及其形态等。察眼神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盛衰。精气充沛则目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白睛暗
又名刺痧法。主治实热痧毒深入血肉中,有青筋、紫筋现于肘弯、腿弯者。用消毒三棱针于曲池、委中直刺或斜刺,放出紫黑血,使痧毒有所泄,然后根据痧症用药。若未现痧筋者,可用手蘸水拍之即现。余如手足十指尖或指背
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三。为盲人之俗称。
出《素问·调经论》。与大经对举,指浅浮于体表的络脉,或指孙络,参见大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