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疔草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医论著作。元·朱震亨撰于1347年。1卷。共有论文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理。在治则上主张并长于运用滋阴降火之法以及和血疏血、导痰行滞诸法。临床强调观形察色,切脉问证,尤重脉诊。所发
【介绍】:见严长明条。
即醋心。《齐民要术·作酢法》:“酢,今醋也。”详醋心、吐酸条。
见《湖北科技》(8):60,1972。为向日葵花托之别名,详该条。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茯苓、黄芩、菖蒲各五两,玄参、细辛各四两,大黄、炙甘草各二两,煅磁石八两。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服。治肾实热,小腹胀满,四肢色黑,耳聋,骨热,小便赤黄,腰脊离解等。
【生卒】:1882~1960【介绍】:原名廷銮,曾用名汉卿。江苏淮安人。早年在淮安行医,后迁居北京,曾任外城、内城官医院医师、养浩中医院副院长。建国后历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中医学会顾问、北京市政协常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初医家。字真道。京兆(今陕西境内)人。学医于北山黄公,精通医药,善于望气色诊断疾病,并掌握外科手术。文学家王勃拜曹元为师,尽得其要。
【介绍】:见何梦瑶条。
见《中药材科技》(1):34,1979。为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肩胛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