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亢盛。一般指阴气不足,不能涵敛阳气,阳气独亢的病机。如肝阴虚,肝阳上亢;肾阴虚,命火偏旺等。
亦称七怪脉。详七怪脉。
【介绍】:见嵇清条。
出《本草拾遗》。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刺法术语。《难经·七十六难》:“当泻之时,从荣置气。”指针刺补法操作时,应在深部候气,并向浅部引提。后世刺法以先深后浅为泻,理本于此。
病证名。①指初生儿大便不通。婴儿出生后二、三日不大便,除生理畸形外,大多由于胎热壅结,或胎禀不足,大肠传送无力所致。胎热者宜清肠,用一捻金;胎禀不足者宜益气,先用独参汤,继以蜜煎导法。②脐风三证之一。
见小儿疳瘦条。
【介绍】:见陈景魁条。
见《种福堂公选良方》。为黄蜡之别名,详蜂蜡条。
出《灵枢·经别》。即手阳明经别,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