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药材志》。为凤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自汗证之一。见《医学入门》卷四。《证治汇补·汗病》:“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治宜和胃化痰,用抚芎汤、理气降痰汤,兼脾气虚弱者,宜理中降痰汤。参见自汗条。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即蟹睛。详该条。
书名。1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从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对于消渴病的病因、辨证及治法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遍身生疮,此症乃因受热之故,宜用首乌散。”(首乌、威灵仙、苦参、荆芥、胡麻、石菖蒲)
即惊涎入肺,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本神》。即指滑精。详该条。
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37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