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通草
出《药性切用》。为通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药性切用》。为通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文中条。
治疗的方法。下,指下陷或下脱病证;举,指升提的治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气虚下陷一类病证要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来升提中气。例如气虚下陷引起脱肛、子宫脱垂、久痢、泄泻;当升阳益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参
即螳螂子。又作妬乳。各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又名缕法。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用手握住肢体,然后一松一紧,自上而下循序移动。多用于四肢部。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医家。曾任右监门府长史等官职。公元657年,奉命与李世勣、孔志约等二十多人共同编撰《新修本草》。公元659年书成,由政府颁行天下。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又与徐恩恭、唐临
运气术语。指逢阳年(阳干),太过的中运之气,与在泉之客气相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过而同地化者三,……太过而加同天符。”如甲辰、甲戍年,甲为阳土,辰、戍年太阴湿土在泉,是阳土运与在泉湿气合,即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病证名。《温热类编》卷三:“阳暑,即动暑。”详阳暑条。
一手有脉,一手无脉。正常人平素有此脉者,不作病脉。病中见之者,多为心脏血管疾患,或骨折、肿瘤等异物压迫所致。
相气十法之一。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散漫与抟聚,以辨别疾病的新久和邪气的进退。《望诊遵经》:“散者病近将解,抟者病久渐聚。先抟而后散者,病虽久而将解;先散而后抟者,病虽近而渐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