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藤

白藤

《中药大辞典》:白藤

药材名称白藤

拼音Bái Ténɡ

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原形态攀援状落叶藤本,长达10米。小枝密生短茸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长约30厘米。小叶11~13片,卵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幼时两面密生丝状茸毛,老时近无毛。总状花序腋生,长5~9厘米,花淡紫色或绿色,长约2.5厘米,花冠蝶形,绿色;雄蕊成二组。荚果线形,长约10厘米,有黄色茸毛,长10~11厘米。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河边阴湿地。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①《云南中草药选》:"淡辛,温,有毒。"

②《云南中草药》:"苦微咸,热,有毒。"

功能主治发汗,祛风,活血,止血。治风寒感冒,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外伤出血。

①《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止血,发散,解表。"

②《云南中草药》:"止血,接骨,发汗,祛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1~2分;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闭经,感冒风寒:大发汗根一至二分,水煎服或研末每服五匣。

②治类风湿关节炎:大发汗根二钱,配伍泡酒,每次服五毫升。

③治外伤出血:大发汗叶捣烂外敷。(宜忌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藤

药材名称白藤

拼音Bái Té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Fourfinger Rattanpalm, Bonati Millettia

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白藤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amus tetradactylous Hanc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白藤, 有刺藤本。叶羽状全裂,长45-50cm,先端不具纤鞭;裂片每侧7-11片,顶端的4-6片常聚生,两侧的单生或2-3片成荣,未间的距离比较疏;叶柄短;叶线形、披针形或倒被针形,长10-20cm,宽1.7-2.5cm,先端和边缘具刚毛状刺,有3-5条叶脉;叶轴被长或短的疏刺;叶鞘上稍具囊状凸起,无刺或偶有稀疏小别,幼龄时具丝状纤鞭。花单性,雌雄异株;肉穗花序纤细,鞭状,总轴上被分又或不分灵的倒刺,总轴上的佛焰苞管状,无刻或被稀疏的小刺,分枝2-3,每一分枝上有小穗状花序2-7个,雄花序部分三回分枝,长约50cm;雄小穗状花序长6-13Cn。,其上每边有花5-20朵;雄花:花导杯状,长约25mm,浅3裂,裂齿三角形,具条纹;花瓣长圆形,长3.5-4mm;雄蕊6;雌花序:回分枝,先端延伸为具爪的纤鞭;雌花小,长3-4mm;花幕基部圆筒形,具3裂片,具条纹;花冠裂片稍长于花导裂片且较狭。果实球形,直径8-10mm,先端有小锥状的椽,鳞片21-23纵列,中间有沟槽,淡黄色,先端褐色。种子为不整齐的球形,直径6mm,背面具粗糙的小瘤状突和沟或洼穴,种脊面中央有合点孔穴,胚乳近均匀或浅嚼烂状,胚基生。花、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成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宜选上层深厚川巴沃、湿润的壤土栽培为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法。秋冬果实成熟时采收,来后即播,或用湿沙贮藏,3-4月催芽播种。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cm开沟,沟深4-5cm,条播,播后盖上与畦面子齐。苗培育2-3年,3-4月,按行株距2m×1.5m开穴,每穴栽1株,填土,浇水保苗。

田间管理 苗期每年施人畜粪水2-3次。植株未封行前,每年中耕除草3-4次。

性味味辛;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杀虫。主慢性胃炎;黄疸型肝炎;跌打肿痛;骨折;疔疮;湿疹;疥疮;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广西发话药简编》:“用于驱蛔虫时,忌吃肉腻食物。”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止血,发散,解表。

2.《云南中草药》:止血,接骨,发汗,祛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榕药材名称石榕别名大叶榕藤、石壁风、牛奶树来源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属植物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acuminatus Wall.[A. chinensis Gardn.

  • 防风叶

    《中药大辞典》:防风叶药材名称防风叶拼音Fánɡ Fēnɡ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叶片。功能主治《别录》:"主中风热汗出。"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红对节子

    《中药大辞典》:红对节子药材名称红对节子拼音Hónɡ Duì Jiē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卵叶荚蒾的根。原形态卵叶荚蒾,又名:藤草、高梁花。直立灌木。小枝平滑无毛

  • 穿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心草药材名称穿心草拼音Chuān Xīn Cǎo别名串钱草、穿钱草、顶心风来源龙胆科穿心草属植物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ma (Levl. et Vant.)

  • 墨汁鬼伞

    药材名称墨汁鬼伞别名鬼盖、鬼伞、鬼屋、鬼菌、地盖、地苓、一夜茸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柳及

  • 小叶榕

    药材名称小叶榕拼音Xiǎo Yè R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叶榕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concinna Miq.[F.parvifolia Miq.]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

  • 朴树叶

    《中药大辞典》:朴树叶药材名称朴树叶拼音Pò Shù Yè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叶片。功能主治叶汁,治漆疮。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朴树叶药材名

  • 天青地白

    《中药大辞典》:天青地白药材名称天青地白拼音Tiān Qīnɡ Dì Bái别名毛女儿菜(《质问本草》),清明草(《分类草药性》),细叶鼠曲草(《植物学大辞典》),父子草;小地罗汉

  • 莲花

    《中药大辞典》:莲花药材名称莲花拼音Lián Huā别名菡萏(《诗经》),荷花(《毛诗传》),水花(崔豹《古今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6~7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

  • 《中药大辞典》:雀药材名称雀拼音Què别名嘉宾(崔豹《古今注》),家雀(《普济方》),瓦雀(《滇南本草》),宾雀(《纲目》),麻禾雀(《本草述》),树麻雀、老家贼、只只(《中药志》),查母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