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薇散

白薇散

《千金翼》卷十八:白薇散

药方名称白薇散

处方白薇1两,干姜1两,甘草1两,栝楼2两,消石3两。

制法上药各为末。先纳甘草臼中,次纳白薇,次纳干姜,次纳栝楼,次纳消石,治下筛。

功能主治虚烦。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冷水下,日3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八

《鬼遗》卷二:白薇散

药方名称白薇散

处方白薇1两,瓜蒌1两,枳实(炒)1两,辛荑(去毛)1两,甘草(炙)1两,石膏1两,厚朴2分(炙),酸枣2分(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金疮烦满疼痛,不得眠睡。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调温酒下,日3次,夜1次。

摘录《鬼遗》卷二

《圣惠》卷五十八:白薇散

药方名称白薇散

处方白薇1两,白蔹1两,白芍药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便不禁,挟热遗溺。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惠》卷六十八:白薇散

药方名称白薇散

处方白薇1两,栝楼根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辛荑仁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赤芍药1两,酸枣仁3两(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金疮烦闷,不得眠卧,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1日4-5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得效》卷十五:白薇散

药方名称白薇散

处方白薇(去土)、川芎、熟地黄(酒炒)、桂心、牡丹皮(去骨)、甘草(炙)、当归(去尾)、释兰叶、苍术(切,焙)、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胎前产后诸证,妇人阴挺。

用法用量每服3钱,随证酌量用汤饮。气刺心胁痛,艾醋泽兰汤;头痛心躁,米泔米饮;气虚,土芎汤;头痛,荆芥汤;胎前潮热,气急心闷,生地黄、灯心汤;产后腹膨吐逆,藿香胡椒汤;胎气不安,陈艾汤;下血不止,糯米地榆、陈艾汤;产后血刺胁痛,艾醋汤;小腹痛,地黄、姜汁、好酒;产后腰腿疼痛、背膊痛,木瓜白胶香没药、好酒;月经不匀,百草霜温酒;若过多,藕节酒煎,又用陈艾、阿胶;月水不通,杜牛膝、野苎根、苏木红花酒下;赤白带,心躁腰痛,没药;白带,黄耆(切;和盐炒,酒浸),吃10服;胎衣不下,顺流水、酸车草;产后血气,当归(盐炒)好酒;产后劳嗽,糯米、桑白皮;热嗽,生地黄、芭蕉水;产前产后潮热,桃柳枝;临产小腹紧痛,桑白皮葛根,立便催生;产前产后脏腑热,枳壳;下血,地榆;心神乱,银器;大小便秘,麻仁、苏子;血风,脚膝肿痛寒热,生姜黄、水柳根;血崩,竹青、藕节、霜梅;热吐红,山栀子、竹青、藕节;奶痈,蔓荆子酒煎调服之。

摘录《得效》卷十五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白薇散

药方名称白薇散

处方白薇白芍牡蛎当归益智陈皮、熟地、甘草香附黄耆人参川芎白矾桑螵蛸

功能主治妊娠遗尿。

各家论述是方,参、耆以培元气;四物以养胎血;桑螵、牡蛎益智固肾益精,涩以止脱之义;白矾酸涩,佐螵蛸而引阴气入内;附、陈、甘草辛甘,以佐参、耆而引阳气上升;白薇入心、肾二经,取水火相交之意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寿世保元》卷七:白薇散

药方名称白薇散

处方白薇1钱,白芍(火煨)1钱5分,苍术(米泔浸)3钱,当归3钱,怀熟地黄3钱,川芎3钱,牡丹皮1钱5分,泽兰叶10片,凌霄花(即紫薇花)1钱。

功能主治茄病。

用法用量用法中所云熏洗法为:宣黄连一两,金毛狗脊八钱,茄藤七钱,水杨柳根一两,五倍子八钱,鱼腥草一两,枯矾七钱。为散。每帖要如数,大罐贮药煎滚,放桶内,去罐上纸盖熏,候药水略温,倾小半在盆内洗,次日再将前药煎滚熏,如前洗,其物自收。

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千金》卷二十二:白薇散

药方名称白薇散

处方白薇6分,防风6分,射干6分,白术6分,当归4分,防己4分,青木香4分,天门冬4分,乌头4分,枳实4分,独活4分,山茱萸4分,葳蕤4分,麻黄5分,柴胡3分,白芷3分,莽草1分,蜀椒1分,秦艽5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痈疽,疔疮;风热相搏结,气痛左右走,身中或有恶核者;气肿痛,状如瘤,无头,但虚肿,色不变,皮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浆水下,日3次。加至2匕。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白薇散中祛风走表之味居多,兼取当归天门冬、葳蕤和血通津之味,以滋风燥之性;独山茱萸1味,人但知补肝涩精之用,不知《本经》原有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诸治,惟《千金》得之。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异授眼科》:白薇散

药方名称白薇散

处方白薇2两,生地1两,白蒺藜1两5钱,防风1两5钱,石榴皮9钱,羌活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目睛出痘,眼下皮漏脓。

用法用量枸杞汤下。

摘录异授眼科

《外台》卷一引《小品方》:白薇散

药方名称白薇散

处方白薇2两,麻黄7分(去节),杏仁(去皮尖,熬)3分,贝母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汗。主伤寒二日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下。厚覆卧,汗出愈。

摘录《外台》卷一引《小品方

《圣惠》卷二十九:白薇散

药方名称白薇散

处方白薇3分,白龙骨1两,黄耆1两(锉),牡蛎3分(烧为粉),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肉苁蓉1两(酒浸,去皱皮,炙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羸弱,小便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猜你喜欢

  • 纳气丸

    药方名称纳气丸处方熟地黄240克山茱萸肉 干山药(微焙)各120克牡丹皮白茯苓(去皮)白泽泻(去毛)各90克沉香30克砂仁6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肾两虚,蒸热咳嗽,倦怠

  • 黄药散

    《圣惠》卷十:黄药散药方名称黄药散处方黄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槟榔半两,郁金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川朴消1两,紫菀1

  • 柏胶丸

    药方名称柏胶丸处方雄黄(同蜜煎老,去蜜)3钱,小茴香3钱,川黄连1两,侧柏叶1两,广胶8两(切断,以牡蛎粉8两,炒成珠,去牡蛎),熊胆1钱,槐角子(1荚4-5粒者佳)4两。制法研细,炼白蜜为丸。功能主

  • 参灵丸

    药方名称参灵丸处方苦参1两,荆芥4两,防风4两,牛膝4两,威灵仙4两,蒺藜1两,胡麻1两,丢子8两,闹羊花5钱。制法上为末,黄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风肿烂,瘫痪,抽掣,困顿。用法用量每服60

  • 桂药散

    药方名称桂药散处方没药1分(研),官桂半两,当归3分(生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如伤寒候,寒热不调,心惊头昏,体虚,四肢无力,饮食全不思。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炒葱白酒送下,日3次。摘录《普济方》

  • 沉香三味散

    药方名称沉香三味散别名沉香三和汤处方槟榔(面裹煨,去面)7钱半,甘草(微炒)7钱半,木香(不见火)7钱半,陈皮(去白)7钱半,芎?7钱半,白术7钱半,大腹皮(炙黄)1两,羌活(去芦)1两,紫苏叶1两,

  • 二母丸

    《寿世保元》卷三:二母丸药方名称二母丸处方知母(去皮、毛)60克 贝母(去心)60克百药煎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将乌梅肉蒸熟捣烂与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哮喘。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临卧或食后用

  • 干荔枝汤

    药方名称干荔枝汤处方蔗糖1斤(糖球亦好),大乌梅(润者)2两(汤浸,时复换水,澄去酸汁,不去核,焙干),桂(去皮,为末),生姜2两(薄切作片,焙干)。功能主治暑热。用法用量方中桂用量原缺。摘录《寿亲养

  • 九黄丹

    药方名称九黄丹处方乳没药6克 川贝雄黄各6克 升丹9克 辰砂3克 月石6克 梅片0.9克石膏(煅)18克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提毒拔脓,去瘀化腐。治一切痈疽已溃。脓流不畅。腐肉不脱者。用法用量掺疮

  • 敛毒散

    《直指》卷二十二:敛毒散药方名称敛毒散处方南星、赤小豆、白及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收毒。主痈疽。用法用量井水调敷四围,软帛贴之。摘录《直指》卷二十二《杨氏家藏方》卷十二:敛毒散药方名称敛毒散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