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理虚元鉴

理虚元鉴

  • 理虚元鉴

    陈序华序柯序原序卷上治虚脉法总括治虚脉法分类治虚有三本治虚二统阳虚三夺统于脾阴虚之症统于肺虚症有六因心肾论心肾不交论心肾不交与劳嗽总论五交论吐血论红症初起治法劳嗽症论劳嗽初起治法干咳嗽论咳嗽痰中带血珠

  • 理虚元鉴

    虚劳(结核病)治疗专书。2卷。明·汪绮石撰。约刊于17世纪。书中提出治疗虚劳有“三本”(即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和“二统”(即分为阳虚与阴虚二种类型的理论)。卷上介绍虚劳的诊断、病原及各种症候的辨析治

猜你喜欢

  • 曩(nǎng)痢

    病名。八痢之一。又名瀼痢。为突然暴冷而致的痢疾。其特征为小腹胀痛,赤白胨下等。治宜散寒止痢。用芍药汤加减。

  • 台湾柳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 破故纸

    出《药性论》。即补骨脂,详该条。

  • 露兜竻(lè 勒)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橹罟子之别名,详该条。

  • 醉头风

    病名。痰饮眩晕的别称。《循经考穴编·足少阳之经》:“痰饮头晕,呕吐不已,恶闻人声,名曰醉头风。”详痰饮眩晕、痰晕条。

  • 土知母

    ①见《四川中药志》。为鸢尾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扁竹根之别名。各详该条。

  • 钱汝砺

    【介绍】:见钱瑛条。

  • 索择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泽。

  • 鹳口疽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锐疽、尾闾发。此证生于尻尾骨(即尾骨)尖处,由三阴亏损,督脉经浊气湿痰流结而成。初起形似鱼肫(chún音纯,即鱼胞),色赤坚痛,溃破后口若鹳咀,朝寒暮热,夜重日轻。溃出稀

  • 戊己

    古人用十干以纪日,戊己即戊日与己日。戊己属土,土分阴阳。戊为阳土,内应足阳明胃经,故胃经旺于戊日;己为阴土,内属足太阴脾经,故脾经旺于己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