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又名陈伤。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因伤后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以致瘀血结而不散或散而未尽所致。原伤处隐痛,经久不愈,时轻时重,并常因劳累而诱发痛胀加剧。证治参见损伤瘀血条。
医方书。朝鲜族李济马编。成书于1940年。分内外二篇。内篇论述了内、外、五官科病症的治疗。外篇论述妇儿科疾病的治疗,附奇异疾病30种,附方20首。
见《齐民要术》。为罗勒之别名,详该条。
医论著作。清·王秉衡撰。刊于1808年。全书以随笔形式,采录医著有关内容,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予以发挥。书中论述六气致病、虚劳病证治、方剂分析、药性、望闻问切等专题,较浅近实用。其曾孙王士雄加有详细刊注,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呕吐论》。指感受外邪所致的呕吐。常并见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痛、泄泻等症。外感呕吐有风气呕吐、寒气呕吐、暑气呕吐、湿气呕吐、湿热呕吐、燥热呕吐等。详各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倒产。详该条。
骨名。又名脊骨、脊梁骨。解剖学同名骨。由33个椎骨构成。是躯干的中轴,并保护着脊髓。脊柱骨可划分为五部,即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合并为一骶骨,尾椎4个合并为一尾骨。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木瓜之处方用名,详木瓜条。
出清·汪连仕《采药书》。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又名百脉疽。痈发于颈部。初起漫肿,环绕颈项,色紫红,疼痛不能转动,食难,气逆咳嗽,身体大热。如脓成即切开引流,迟则毒攻咽喉。有脓稠者为顺,反之为逆。相当于颈部蜂窝组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