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桑柴灰

桑柴灰

《中药大辞典》:桑柴灰

药材名称桑柴灰

拼音Sānɡ Chái Huī

别名桑灰(《补缺肘后方》)。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材所烧成的灰

性味《唐本草》:"味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水肿,金疮出血,目赤肿痛。

《唐本草》:"敷金疮,止血生肌。"

用法用量内服:淋汁代水煎药。外用:研末敷或以沸水淋汁浸洗。

复方①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饮。(《梅师集验方》)

②治因疮而肿者,皆因中水及中风寒所作,其肿入腹则杀人:桑灰淋汁渍,冷复易。(《肘后方》)

②治金疮心痛:桑柴灰研敷疮上。(《梅师集验方》)

④治白屑:桑灰汁洗头。(《圣惠方》)

⑤治面上痣疵:桑条烧灰淋汁,八石灰熬膏,调点之。(《坦仙皆效方》)

⑥治目亦昏涩肿痛:桑灰一两,黄连半两,上二味,为末。每用一钱匕,沸汤浸,澄清洗之。(《圣济总录》神锦散)

⑦治白癜风:桑柴灰二斗,于大甑内蒸使气溜,取釜中汤淋汁热洗。(《圣惠方》)

⑧治大风疾,头面生疮,眉发髭脱落:桑柴灰,热汤淋取汁,用洗头面,以大豆水研取浆,解释灰味,次用热水入绿豆面濯之取净;三日一沐头,一日一洗面。(《圣惠方》)

⑨治赤秃:桑灰汁洗头,捣椹封之,日中暴头睡。(《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桑柴灰

药材名称桑柴灰

拼音Sānɡ Chái Huī

别名桑灰、桑薪灰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桑.茎枝烧成的灰。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 alba L.

采收和储藏:初夏剪取桑枝,晒干后,烧火取灰。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外,多为人工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体粉末状,常夹杂未完全灰化的炭棒,灰白色。体较轻,具吸水性。加入水中,绝大部分沉于水的底部,水液略呈灰白色。显碱性。气微,味微咸。

性味辛;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止血;蚀恶肉。主水肿;金疮出血;面上痣疵

用法用量内服:淋汁代水煎药。外用:适量,研末敷;或以沸水淋汁浸洗。

复方①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计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饮。(《梅师集验方》)②治因疮而肿者,皆因中水及中风寒所作,其肿入腹则杀人:桑灰淋计债,冷复易。(《肘后方》)③治金疮心痛:桑柴灰研敖疮上。(《梅师集验方》)④治白屑: 桑灰汁洗头。 (《圣惠方》)⑤治面上痣疵:桑条烧灰淋汁,入石灰熬膏,调点之。(《坦仙皆效方》)⑥治目赤昏涩肿痛 桑灰一两,黄连半两。上二味,为末。每用一钱巴,沸汤浸,澄清洗之。(《圣济总录》神锦散)⑦治白瘤风: 桑柴灰二斗,于大颐内蒸使气溜,取釜中汤淋汁热洗。 (《圣惠方》)⑧治大风疾,头面生疮,眉发琵脱落: 桑柴灰,热汤淋取汁,用洗头面。以大豆水研取浆,解释灰味,次用热水入绿豆面灌之取净;三日一体头,一日一洗面。(《圣惠方》)⑨治赤秃:桑灰汁洗头,捣椹封之,日中暴头睡。 (《干金方》)

各家论述《唐本草》:敷金疮,止血生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串珠耳叶苔

    药材名称串珠耳叶苔拼音Chuàn Zhū ěr Yè Tái别名列胞耳叶苔、地蓬草、树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耳叶苔科植物串珠耳叶苔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ullania tamarisci(L

  • 大画眉草

    药材名称大画眉草拼音Dà Huà Méi Cǎo别名星星草、西连画眉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agrostis cilianensis(All.)Link e

  • 瓦草

    《中药大辞典》:瓦草药材名称瓦草拼音Wǎ Cǎo别名白前(《滇南本草》),滇白前(《植物名实图考》),金柴胡、大牛膝、九大牛(《云南中草药》),青骨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竹科

  • 土槿皮

    药材名称土槿皮别名土荆皮、荆皮树来源松科金钱松属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 [P. kaempferi Gord.],以根皮和近根树皮入药。立夏后

  • 山货榔

    《中药大辞典》:山货榔药材名称山货榔拼音Shān Huò Lánɡ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无毛南蛇藤的茎。全年可采。晒干用。原形态攀援状藤本,长达数米。小枝灰色,皮孔明显

  • 野海椒

    《中药大辞典》:野海椒药材名称野海椒拼音Yě Hǎi Jiāo别名海茄子(《四川常用中草药》),岩海椒、观音莲,玉珊瑚(《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毛叶冬珊瑚的全草。夏、秋

  • 胖血藤

    《中药大辞典》:胖血藤药材名称胖血藤拼音Pànɡ Xuè Ténɡ别名毛血藤、云钩莲、百解药(《贵州民间方药集》),荞叶细辛(《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

  • 大理菊

    药材名称大理菊拼音Dà Lǐ Jú别名天竺牡丹、大理花、西番莲、洋芍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丽花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hlia pinnata Cav. [D. uariabilis D

  • 金腰燕

    药材名称金腰燕拼音Jīn Yāo Yàn别名巧燕来源雀形目燕科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L.,以肉入药。原形态金腰燕大小似家燕,上体蓝黑色,腰有显着的栗黄色横带,下体棕白色。生境

  • 塘虱鱼

    《中药大辞典》:塘虱鱼药材名称塘虱鱼拼音Tánɡ Shī Yú别名角鱼、暗钉鱼(《本草求原》),须子鲇(《脊椎动物分类学》),胡子鲶(《鱼类分类学》)。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胡子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