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症大小合参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马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秘方》。因素体阳盛,孕后过食辛辣,积热于内,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发为带下色赤。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侧柏叶、黄芩为丸,或用侧柏汤(侧柏叶、白术、丹皮、蒲黄、黄芩)。
见卫生家宝方条。
病名。出《外科备览》,生于左额之疽为风疽、右额之疽为气疽,故名。证治见额疽条。
病名。又称悬痈肿。《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若有伏热,上冲于咽喉,则热气乘于悬雍,故令或长或肿也。”
《医醇賸义》卷一方。黄芪、茯苓、牛膝各二钱,党参五钱,防风、白术、独活(酒炒)各一钱,炒鹿角胶一钱五分,甘草五分,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水煎服。治半身不遂,手足弛纵,食少神疲,不能步履属气虚者。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白秃疮,见该条。
见《救荒本草》。为榆实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木半夏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