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丫疔

手丫疔

病名。出《治疗大全》。即手丫发。见该条。

猜你喜欢

  • 朱沛文

    【生卒】:十九世纪中叶【介绍】:清末医家。字少廉,又字绍溪。广东南海人。出身世医,自幼从父学医,奋力研读自《内经》、《难经》以下多种医书及有关文献,包括当时传入之西医书,并曾到西医院观看人体解剖。积多

  • 田字草

    见《本草纲目》。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 知石泻白散

    《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知母、石膏。水煎服。治腋痛属燥火伤肺气者。若胃火上冲,加葛根;肝火旺,加柴胡、黄芩。

  • 芷园臆草存案

    医案著作。明·卢复撰。共载医案十九则。卢氏强调审因求本的重要性,提出“不可泥其形症”。本书所载医案,用问答形式,阐述病因、病理,分析治疗方药,有利于读者理解因症立方之义。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

  • 大小蒸

    古说小儿变蒸可以时日计算,分小变蒸和大变蒸两个阶段。《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小儿生三十二日一变,六十四日再变兼蒸;九十六日三变,百二十八日四变又蒸;百六十日五变,百九十六日六变又蒸;二百二十四日七变,

  • 玉壶散

    《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海藻、海带、昆布、雷丸各一两,青盐、莪术各半两。为细末,陈米饮送服或炼蜜为丸,榛子大,噙化。治瘿瘤。

  • 旋耳疮

    病名。指发生于耳廓根部的湿疮。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又名月蚀疮,月镟疮。由于胆脾二经湿热上蒸,或耳道流脓延及外耳所致。初起在耳后折缝间皮肤潮红,久则黄水淋漓,湿烂作痒,搔破则津血水,甚者耳后折缝裂开

  • 膺中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府,见该条。

  • 脚软

    证名。指足软弱无力。《医学入门》卷五:“脚软,筋痛者,大补阴丸,去地黄,加白芍、知母、甘草,倍牛膝。”《古今医案按·痿》:“两脚软弱无力,不能起者,……淫热成痿,正合东垣清燥汤例,但药力差缓,难图速效

  • 玉烛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黄芪15克,生地黄18克,玄参、知母各12克,当归、香附(醋炒)各9克,柴胡、甘草各4.5克。水煎服。治妇女寒热往来,或先寒后热,汗出热解,或月事不调,经水短少。若汗多,以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