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大颜

山大颜

药材名称山大颜

拼音Shān Dà Yán

别名九节木、大罗伞、火筒树、盆筒、山大刀、暗山公、刀枪木

来源茜草科九节属植物九节Psychotria rubra (Lour.)Poir.,以根、叶入药。全年采集,鲜用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3米。幼枝近四棱形,老枝近圆形,光滑;枝有明显的节。叶对生,纸质,椭圆状矩圆形,长8~2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窄,下面脉腋内有簇毛,边波状,干时红色;托叶宽,膜质,早落。秋季开花,聚伞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萼截形;花冠漏斗状,钱绿色或白色,5裂,裂片外反,冠内喉部有白毛。核果近球形,长约6毫米,熟时红色,光滑。种子背面有纵沟。

生境分部多生于丘陵、坡地、沟谷疏林下。分布于我国东南各省。

化学成分根显内酯、甾类、鞣质及有机酸的反应。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拔毒。根、叶:白喉,扁桃体炎,咽喉炎,痢疾,肠伤寒,胃痛,风湿骨痛;:外用治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疮疡肿毒,下肢溃疡。

用法用量根:0.5~1两;鲜嫩叶1~3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复方1、白喉:山大颜鲜嫩叶。1岁以内1两2钱,1~3岁2两4钱,4~5岁3两,6~10岁5两,水煎,分4次服。

2、下肢溃疡:山大颜嫩叶,沸水烫过使叶较软,如溃疡面腐肉多,用叶背向溃疡面贴;如溃疡面干净,照上法用叶面向溃疡面贴。每日早晚各换药一次。

3、肠伤寒:山大颜根、叶晒干研粉。成人每次服2~3克(儿童0.5克),每日3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狭绿叶线蕨

    药材名称狭绿叶线蕨拼音Xiá Lǜ Yè Xiàn Jué别名爬山虎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狭绿叶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levillei(Christ)Ching f.a

  • 细柱五加

    药材名称细柱五加拼音Xì Zhù Wǔ Jiā英文名Slenderstyle Acanthopanax Root-bark别名南五加皮、五花、小五爪风、五皮风、鸡脚风来源为五加科植

  • 地血香果

    《中药大辞典》:地血香果药材名称地血香果拼音Dì Xuè Xiānɡ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的果实。夏、秋采收。功能主治强心补肾,止咳祛痰。治肾

  • 树火麻

    《中药大辞典》:树火麻药材名称树火麻拼音Shù Huǒ Má别名电树、憨掌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荨麻科植物树火麻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乔木,树皮灰白色,高5~1

  • 小报春花

    药材名称小报春花别名癞痢头、山白菜、小蓝花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小报春Primula forbesii Franch.,以全草入药。春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辛、微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野拔子

    药材名称野拔子拼音Yě Bá Zǐ英文名all-grass of Rugulose Elsholtzia别名香苏草、野苏、野香苏、崩疮药、扫把茶、膜悠麻、小苏苏棵、里香薷、狗尾巴香、山香、鬼米香条、小

  • 桐叶

    药材名称桐叶拼音Tónɡ Yè别名白桐叶(《本草经集庄》)。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化学成分毛泡桐叶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类。药理作用熊果酸不仅在化学上与齐

  • 南沙参

    《中国药典》:南沙参药材名称南沙参拼音Nán Shā Shēn英文名RADIX ADENOPHORAE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 独叶岩珠

    药材名称独叶岩珠拼音Dú Yè Yán Zhū别名石枣、岩豆、鸭舌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齿瓣石豆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yllum psychoon Reichb.f.[B.le

  • 菱壳

    《中药大辞典》:菱壳药材名称菱壳拼音Línɡ Ké别名菱皮(《滇南本草》),乌菱壳(《纲目》),风菱角(《医宗汇编》)。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皮。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