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宜梧

宜梧

药材名称宜梧

拼音Yí Wú

别名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Maxi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福建胡颓子常绿直立灌木,高1-2m。具粗壮长棘刺,刺长10-40mm或更长,刺基部有时着生花和叶,幼枝密被褐色鳞片。单叶互生;叶柄长4-7mm;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4.5cm,宽1.5-2.5cm,先端圆形,向基部渐窄狭,全缘,幼时上面密被银白色鳞片,后逐渐脱落,下面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深褐色鳞片。花淡白色,被鳞片,数花簇生于叶腋成短总状花序,花梗长3-4mm;花被筒短,杯状,长约2mm,上部4裂,裂片与花被筒等长或更长,长达3mm,内面无毛或疏生白色星状柔毛;雄蕊4,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长约1.5mm;花柱直立,无毛。果实卵圆形,长5-8mm,幼时密被银白色鳞片,成熟时红色。花期11-12月,果期翌年2-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空旷地区和山坡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直径1-2cm。表面暗棕色,具纵沟纹,栓皮易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浅黄色。气微,味微酸涩。

性味苦;酸;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健脾益肾。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慢性肝炎;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肾亏腰痛;劳倦乏力;盗汗;遗精;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注意《福建药物志》:“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兰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兰香草药材名称兰香草拼音Lán Xiānɡ Cǎo别名山薄荷、莸、独脚球、蓝花草、酒药草、金石香、石上香、齿瓣兰香草来源为马鞭草科兰香草属植物兰香草Caryopteris

  • 火焰子

    《中药大辞典》:火焰子药材名称火焰子拼音Huǒ Yàn Zǐ别名蔓乌药、羊角七(《陕西中草药》),草乌(《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种植物松潘乌头的块根。秋季采挖,去净

  • 地梭罗

    药材名称地梭罗拼音Dì Suō Luó别名地浮萍、一团云(《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地钱科植物地钱的全体。全年可采。原形态原叶体扁平,呈叶状,先端2叉分裂,表面

  • 灰藋子

    药材名称灰藋子拼音Huī Diào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小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nopodium serotinum L.采收和储藏:6-7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果实和种

  • 齐墩果

    药材名称齐墩果拼音Qí Dūn Guǒ出处本品入本草始见于《纲目》。李时珍引《西阳杂俎》,曰: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榄的果肉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ea europaea L.采收和储藏:

  • 破头风

    药材名称破头风拼音Pò Tóu Fēnɡ别名云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莲叶点地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henryi Oliv.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

  • 洋芋

    药材名称洋芋拼音Yánɡ Yù别名阳芋、山药蛋(《植物名实图考》),洋番薯(《中国蔬菜栽培学》),土豆(《辞海)1963版),山洋芋(《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茄科

  • 毛叶木通

    药材名称毛叶木通拼音Máo Yè Mù Tōnɡ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山梅花的茎叶。原形态直立灌木,高2~3米。茎枝对生;幼枝灰绿色,有毛茸;老枝红紫色,秃

  • 楮树根

    《中药大辞典》:楮树根药材名称楮树根拼音Chǔ Shù Gēn别名谷树子根(《本经逢原》),谷木蔃(《生草药手册》)。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性味①《

  • 挖耳草根

    《中药大辞典》:挖耳草根药材名称挖耳草根拼音Wā ěr Cǎo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挖耳草"条。性味《分类草药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