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咽干

咽干

病证名。常为一些咽喉和全身疾患的症状之一。可分为虚实二类。因于虚者,多由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薰灼咽喉所致。其证咽喉干燥而兼潮热,唇红颧赤,腰膝酸软,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肺阴虚,则咽喉失于濡养所致。其证咽干唇燥,干咳无痰等。治宜滋阴清肺。可选用生脉散养阴清肺汤等加生地、熟地百合、麦冬等。因于实者多系肺胃火炽上炎所致。其症咽喉干燥或痛,或渴欲引饮。可选用清咽利膈汤加减。参见嗌干条。此外,本症为少阳病证候之一。《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猜你喜欢

  • 医断

    医论著作。1卷。日人鹤冲元逸编于1747年。编者汇集其师吉益东洞之说辑成此书。内容包括死生、元气、脉侯等37篇论述。现存日本1809年刻本及《皇汉医学丛书》本。

  • 水疮

    即水痘,详该条。

  • 乌饭果

    见《药材学》。为南烛子之别名,详该条。

  • 金线吊芙蓉

    ①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虎耳草之别名。②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锦地罗之别名。各详该条。

  • 疿疮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一。又名沸子、夏日沸烂疮、热疮。夏季气候炎热,小儿多生疿疮,即疿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此由盛热汗津出,而腠理开,被风热毒气干于气血所生。其状细碎,累累如粟芥之类,色

  • 王丙

    【介绍】:清医家。字朴庄。吴县(今江苏)人。名医陆懋修之外曾祖。尝著《考正古方权量说》,旁征博引,辨析古方书之剂量甚详。其医论收于《吴医汇讲》。精伤寒,今存《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12卷(陆懋修校),另

  • 橡村痘诀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 常用中草药手册

    书名。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本书选录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中草药400种,按其主要的医疗作用分17类。对每种草药均附以简要介绍和插图,末附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索引。196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本草经

    见神农本草经条。

  • 天钓似痫

    病证名。急惊风类症之一。见《幼科发挥》。天钓表现有壮热,惊悸,眼上视,手足抽掣,或啼或哭,喜怒不常,甚或爪甲发青等症状。由风热炽盛,窜扰经络所致。治宜和解风热。用羚角钩藤散或小儿回春丹。针刺丰隆、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