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斋
【介绍】:
见周之干条。
【介绍】:
见周之干条。
儿科著作。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又名《师巫颅囟经》。2卷(一作3卷)。托名周穆王时“师巫”所传(一作东汉·卫汛撰)。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存本为《四库全书》本(系自《永乐大典》中辑佚者),己非全
《素问·痿论》:“肾热者,色黑而齿槁。”《证治准绳·杂病》:“肾热者,轻按之不热,重按之至骨,其热蒸手,如火如炙。”肾热有虚实之分,参肾实热、肾虚热条。
即拔罐法。因古代用兽角做拔罐疗法的器具,故称。详拔罐法条。
①通利之意。《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②病证名。指泄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参见泄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元代医家。字德显,号育溪。衡阳(今湖南衡阳)人。精于医药,擅长儿科,撰有《活幼心书》行世。
病证名。①指伤寒杂病中所出现的亡阳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亡阳证主要为汗出不止,恶寒踡卧,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治宜温阳回
①见《本草纲目》。为香薷之别名。②见《云南中草药》。为绣球防风之别名,各详该条。
①病名。指伤寒少阳病而见头痛者。见《兰室秘藏·头痛门》:“少阳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为主。”②证名。指头痛而在少阳经脉循行部位者。《冷庐医话·头痛》:“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角。”参见头痛
书名。12卷。清·胡廷光撰于1817年。本书系汇集清以前有关伤科文献资料编成。卷1~2为伤科总论;卷3治伤手法及工具;卷4伤科内证;卷5~6为各部骨伤;卷7~8列伤科方剂;卷9~12为其他金刃器物损伤
证名。“白睛内赤脉布散,平铺一片,亦谓之铺红”(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目飞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