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敷贴用的膏剂。参见膏剂条。
《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川芎、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姜黄各等分。为细末,茶、酒送服。用于外科麻醉。
白苔而舌体干硬的舌象,为痰火壅结,或热邪传入阳明,胃津耗损所致。宜速下之,佐以甘寒生津(见《伤寒舌鉴》)。
宋代医生的一种职称。太医局的学生,开始称为太医局九科医生,南宋时改为此名,至隆兴时(1163年)废。
出《岭南采药录》。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
①证名。出《灵枢·口问》。又称呵欠、欠伸、呼欠。自觉困乏而伸腰呼气,常发生在过度疲劳时。如经常呵欠,称数欠,为肾精亏虚、肾气不充、精不养神的表现。《灵枢·九针》:“肾主欠。”治宜益精补肾。②不足、短少
见《女科指掌》。指紧束胎儿,令子易生。《胎产护生篇》:“治妊妇七、八个月,恐胎气展大难产,用此扶助母气,紧束儿胎。”《女科指掌》:“束胎者,谓约束其胎,而不能纵横,使易产也,古方束胎丸(白术、云苓、黄
【介绍】:见王勋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即《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