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之精
即水谷之精。详该条。
即水谷之精。详该条。
出《卫生易简方》。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
书名。余无言撰于1939年。作者对《伤寒论》的条文,编次上有所变更;原文诠释,除选取前人有关学说外,颇多个人见解。余氏认为张仲景只是沿用《素问》六经之名,而不袭其实;书中删去烧裨散方,认为此方“不可恃
见《云南中草药》。为白花丹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白天发热,或热在白天升高。《证治准绳》卷一:“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热则行阳二十五度,柴胡饮子。”《增补万病回春·发热》:“夜则静,昼则发热者,此热在气分也。小柴胡汤加
正骨器械。出《肘后备急方》。同夹裹,详见该条。
小腿肚,相当于腓肠肌部分。《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发于腓腨,即小腿肚也。”
病证名。《活法机要·吐证》:“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匿。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宜消积导滞,可用紫沉丸,或用木香槟榔等分为末调服。
《证治准绳·伤寒》帙六方。牡丹皮、栀子仁、黄芩、大黄、麻黄各二钱半,木香五分。为粗末,水煎服。治热毒炎盛,偏身发斑,甚者发疮如豌豆。
病名。指心痛久延不愈者。《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别络,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发作有时,经久不瘥也。”参见心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