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
【生卒】:十一世纪末【介绍】:北宋医家。字及之。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弃儒从医。擅长治疗小儿疾病,尤其精于痘疹,与钱乙齐名。1093年(元祐八年)他采摭经效秘方,详明证候,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1卷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蒟蒻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杜茎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协中条。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胁痛。详该条。
证名。呕吐之一种。呕吐一般有声有物,若有物而无明显呕声,则称为吐。《卫生宝鉴·补遗》:“有物无声,名曰吐。”详呕吐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九龙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曾任太医院院判。与杨文翰共同编纂《奇效良方》一书(此书原为董宿汇集而未及完成的方书)。
见《分类草药性》。为盐麸子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