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午香草

午香草

《中药大辞典》:午香草

药材名称午香草

拼音Wǔ Xiānɡ Cǎo

别名香附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昆明香青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密被白色绵毛。单叶互生,带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抱茎,全缘.头状花序排列成小伞房花序,花全部管状,总苞片数列,通常白色。瘦果小,长椭圆形,冠毛1列,刺毛状。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疏林下草丛中。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健胃行气。治扁桃体炎,急牲胃肠炎,膀胱炎,尿道炎,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

复方治小儿疳积:午香草一钱,红糖适量。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午香草

药材名称午香草

拼音Wǔ Xiānɡ Cǎo

英文名Herb of Stickyhair Pearleverlasting

别名香附草、野辣烟五香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粘毛香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bulleyana (J. F. Jaffr.) Chang [Pluchea bulleayana J. F. Jeff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粘毛香青一或二年生草本,高30-80cm。全株被蛛丝状白色绵毛及锈褐色粘质带柄而多节的腺毛。根垂直,粗壮。茎直立,有沟,通常有分枝。莲座状叶倒卵圆形,长达9cm,宽达4.5cm,下部渐狭成翅状短柄和上产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长3.5-10cm,宽1-2.5cm,沿茎下延成楔形宽翅,先端尖,边缘平,两面有腺毛,脉上被长绵毛;最上部叶狭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多数,在茎端及枝端密集成复伞房状;花序梗枨达6mm;总苞倒卵圆状,长5-6mm,宽4-7mm;总,苞片4-5层,直立,浅褐色,透明,外层卵状长圆形,先端钝,被蛛丝状毛,内层长匙形,长5-6mm,最内层宽线形,有长达全长2/3的爪部;花托蜂宣传员状;头状花序外围有多层或少层雌花,喘有4-5个或达30-个雄蕊。瘦果长0.6-0.7mm,长圆表,有微腺体。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阴湿草坡地及低山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怀状鉴别 全株棕黄色,长可达100cm,被白色绵毛,上端多分枝。茎圆柱形,纵皱纹明显,直径2-8mm。质脆,断面黄绿色,中心有白瓤。叶互生,全缘,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基部楔形,下延成翅。花白色,头状花序。气清香,味苦凉。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 :薄壁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油细胞类圆形。导管网纹和孔纹,直径7-30μm。纤维梭状。气孔平轴式。腺毛多数。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主风热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龙头

    药材名称白龙头拼音Bái Lónɡ Tou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春、夏采。原形态原植物详"山莴苣"条。生境分部产江苏、河南。性状幼苗时,

  • 荔枝藤

    《中药大辞典》:荔枝藤药材名称荔枝藤拼音Lì Zhī Ténɡ别名红叶藤、红叶秋树、牛见愁(《广州植物志》),牛栓藤(《广西植物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牛栓藤种植物红叶藤的

  • 楠藤

    药材名称楠藤拼音Nán Ténɡ别名大茶根、大洋藤、玉叶金花、胶鸟藤、大白纸扇、火烧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楠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saenda erosa Champ.采收和储藏:

  • 锦灯笼

    药材名称锦灯笼拼音Jǐn Dēnɡ Lonɡ英文名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别名挂金灯、金灯、灯笼果、红姑娘、泡泡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 牛蒡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蒡药材名称牛蒡来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根。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用。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痛

  • 香唐松草

    药材名称香唐松草拼音Xiānɡ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马尾黄连、土黄连、马尾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香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foetidum L.采收

  • 古羊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羊藤药材名称古羊藤拼音Gǔ Yánɡ Ténɡ别名苦羊藤、南苦参来源为萝藤科马连鞍属植物马连鞍Streptoculon griffithii Hook. f.

  • 沙枣花

    《中药大辞典》:沙枣花药材名称沙枣花拼音Shā Zǎo Huā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的花,6~7月采。化学成分含山柰酚,花白素,脂肪油0.3%,少量挥发油。性味味甘涩,性温

  • 栘依果

    药材名称栘依果拼音Yí Yī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果实。秋末冬初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栘依"条。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用量内

  • 藤乌

    药材名称藤乌拼音Ténɡ Wū别名羊角七、老汉背娃娃、藤草乌、白乌头来源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瓜叶乌头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去粗皮,醋煮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