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病论》卷三方。又名雷氏清凉涤暑法。滑石、连翘、茯苓各三钱,生甘草八分,青蒿一钱五分,白扁豆、通草各一钱,西瓜翠衣一片。水煎服。治暑温,暑热,暑泻,秋暑。
①人体上部邪气盛。《灵枢·卫气》:“上盛则热痛。”②指人迎脉浮盛的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盛则气高。”
小儿推拿方法名。《推拿指南》:“推食指法,此法能和气血,能发汗,用右大指外侧在虎口三关上,向上下推之,男左女右。”
经穴名。代号BL5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腘窝横纹中点直下2寸处,当腓肠肌二头之间。另说“在膝约中央下三寸”(《备急千金要方》);“委中下一寸”(《针灸大全》);“委中下四
①运气术语。为六气施化之一。少阴的热气加于受少阴(火)所克的阳明(金)而为热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夫六气之用,各归不胜而为化……少阴热化,施于阳明。”②伤寒少阴病的病理变化。少阴病多阳气虚寒证
针灸丛书。6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1《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2《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
二十四节气之一。《群芳谱》:“暑气至此尚未极也。”这时正值初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一年的最热时期。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暑疖。见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阴阳圈。《审视瑶函》:“此症黑睛上生二翳,俱白色,一中虚,一中实,两翳连环,如阴阳之圈,若白中略带焦黄色,或纯白而光滑沉涩者,皆不能去尽;若有细细赤丝绊者,退尤迟。”
《辨证录》卷六方。麦门冬二两,天门冬、金银花各一两,人参三钱,生地黄、茯苓各五钱。水煎服。治消渴,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一斗,属肺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