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病证。圹,同旷,此指咽喉。圹塔,谓生于咽喉的疙瘩。《喉舌备要》:“此症发在帝中内侧圹边,或左或右不定,然俱有白膜黄膜。”“发左宜平肝,发右宜清肺,”兼以去膜升提,解毒之剂。
病证名。睥,即眼睑。《证治准绳·杂病》:“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乃气伤之病,属肝脾二经络牵振之患。人皆呼为风,殊不知血虚而气不顺,非纯风也。若有湿烂及头风病者,方是风邪之故。久而不治,为牵
见针灸聚英条。
①《世医得效方》卷三方。丁香、檀香、白蔻仁、藿香、木香各一两,甘草四两,砂仁二两,白豆蔻仁、沉香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三片、苏叶五片、食盐少许,水煎,不拘时热服,或炒茴香煎汤入盐酒调下。治寒疝
即十香丸第二方,见十香丸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水蛭之别名,详该条。
①奇经八脉的简称。《难经·二十七难》:“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因这些经脉“别道而行”,不受十二经脉的拘制,且无脏腑配偶的关系,与正经有别,故称。参奇经八脉条。②与色泽不相符合之脉。《素问·五
六畜痫之一。《丹溪心法·证治》:“猪痫喜吐沫,以其病状偶类之耳。”即猪癫。详见六畜痫、猪癫条。
治则。出《素问·三部九候论》。凡属实证可用泻法祛邪。如燥屎、水饮、食滞、停痰、瘀血等症,用泻下、逐水、消导、割痰、祛瘀等法,包括针刺治疗的泻法。
见《药材学》。即橘核,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