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三国时蜀国医家。据史料记载,著有《意医纪历》1卷,现已不传。
病证名。《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偏风牵引双目斜,泪出频频,却无臀膜,不痒不痛。”《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至如眼有偏视者,由风邪攻肝,……故令偏视也”。类今之麻痹性斜视。属目偏视。参见该条。
【介绍】:见朱巽条。
即流涎。详该条。
见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条。
即趾骨关节。
正骨器械。出《肘后备急方》。同夹裹,详见该条。
证名。指口唇干燥,甚则裂开的症象。《温疫论·数下亡阴》:“津不到咽,唇口燥烈,缘其人阳脏多火而阴亏。今重亡津液,宜清燥养营汤。设热渴未除,里证仍在,宜承气养营汤。”多因阴津不足,脾热炽盛所致。治宜养阴
出《神农本草经》。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指瘤体日久破溃化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