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风邪与痰气相搏所致的哮吼。风邪袭肺,痰阻气道,肺气壅阻而发哮。治宜祛风宣肺,豁痰利气为主,用千缗导痰汤、黄芩利膈丸、定喘汤等方。
见痘疹专门条。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即夜光丸第二方,见夜光丸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庵摩勒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许豫和条。
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泻黄散,见该条。
病证名。疳积日久而引起食入即吐的证候。凡食积而引起的疳症,久则胃热伤津,津枯胃燥,以致不能容纳水谷。其症除有疳疾症状外,兼有食入即吐,潮热不退。治宜养阴,健胃,用参苓白术散加石斛、谷芽、胡黄连、鲜竹茹
【生卒】:1806~1880【介绍】:清代满族医家。字斐然。自幼研医。尤善疡科,所治疑难证多良效。著有《边氏验方》30卷。
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系指听力良好,示肾气充足。参见耳目聪明条。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