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五味草

五味草

《中药大辞典》:五味草

药材名称五味草

拼音Wǔ Wèi Cǎo

别名地锦苗(《救荒本草》),金钩如意草(《滇南本草》),水金钩如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茧(《滇南本草》整理本)。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罂粟科植物五味草全草。6~7月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主根圆锥形。茎直立,高25~50厘米,光滑无毛,纤细。叶互生,2回3出复叶;根生叶的叶柄长达25厘米,茎生叶的叶柄长1~10厘米;小叶片膜质,深3裂.裂片椭圆状卵形,先端锐或钝,基部阔楔形;下面具白色粉霜。总状花序顶生,着生花10~15朵;花柄长5~15毫米;基部具苞片,上部苞片匙状倒卵形,全缘或3裂,向下渐成叶状;花紫堇色,长20~23毫米;萼片2,卵形,边缘具浅尖齿,早落;花瓣4,脊上具翅,基部微愈合,上面1片斜漏斗形,具长圆柱形距,微下弯,距中有1黄色指状蜜腺;下面1片匙形;侧面2片,倒卵形,具长爪;雄蕊2束,每束3枚;雌蕊线形,柱头扁平,边缘有8个小突起,宿存。蒴果长角状,长2.5厘米,全体具细突起。种子黑色,肾形至圆形。花期4~7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林荫荒地。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①《救荒本草》:"味苦。"

②《滇南本草》:"味有五,性微寒。"

功能主治滇南本草》:"祛风,明目退翳。消散风热、肺劳咳嗽发热、肝劳发热怕冷。走筋络,治筋骨疼、痰火等症。"

复方治眼目生玉翳,或生雾翳,青盲:五味草二钱,谷精草一钱,木贼草五分,青葙子五分。煎汤服。(《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五味草

药材名称五味草

拼音Wǔ Wèi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Tali Corydalis

别名地锦苗、金钩如意草、水金钩如意、断肠草、水黄连、大理紫堇、水如意。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五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taliensis Franch.[C.stenanth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五味草 一年生草本,高12-40cm,无毛。主根长直。茎直立或铺散,自下部分枝。基生叶数枚;叶柄长6-15cm;叶片轮廓宽卵形,长2-5cm,二回三出全裂,一回裂片具短柄,末回裂片菱状宽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2-3cm,宽1.5-2cm,再2-3深裂,小裂片常倒卵形,先端钝圆;茎生叶小与基生叶同形。总状花序顶生,疏生花数朵至10余朵;苞片下部者宽卵形,3深裂,往上刚裂浅至全缘;花梗较苞片略长,为10-25mm;萼片小,心状卵形;花冠紫红色,长15-20mm,距狭圆锥形,长占外轮上花瓣全长的1/2,末端钝圆,微下弯;蜜腺贯距不到一半。蒴果条形,长15-20mm,直径约1.6mm。种子肾圆形,黑色,有光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600m的山地林下岩旁溪畔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金钩如意草含乙酰紫堇醇灵碱(acetylcorynoline),消旋的和左旋的紫堇醇灵碱(corynoline),比枯枯灵碱(bicuculline)。紫堇文碱(corycavine),原阿片碱(protopine)和刻叶紫堇胺盐酸盐(corydamine hydrochloride),还含较多量的10-二十九烷醇(nonacosanol-10)和硝酸钾。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止痛;清肝明目。主风热感冒;肺热咳嗽;肺痨咳血;肝炎;风湿关节筋骨疼痛;牙痛;目赤;翳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滇南本草》:祛风,明目退翳。消散风热、肺劳咳嗽发热、肝劳发热怕冷。走筋络,治筋骨疼、痰火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棘刺花

    《中药大辞典》:棘刺花药材名称棘刺花拼音Jí Cì Huā别名刺原、菥蓂,马朐(《别录》),棘花(《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花。性味《别录》:"味苦

  • 苦参

    《中国药典》:苦参药材名称苦参拼音Kǔ Shēn英文名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

  • 芍药花

    药材名称芍药花来源毛茛科芍药花Paeonia lactiflora Pall.,以花蕾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功能主治通经活血。主治妇女闭经,干血痨症,赤白带下。用法用量1~2钱。摘录《全国中草药

  • 栎叶槲蕨

    药材名称栎叶槲蕨拼音Lì Yè Hú Jué别名树上槲蕨、树骨碎补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槲蕨科植物栎叶槲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naria quercifolia (L

  • 黄练芽

    药材名称黄练芽拼音Huánɡ Liàn Yá别名黄楝头、回味(《物理小识》),黄裢头、蓝香(《食物考》),黄连芽(《纲目拾遗》),黄鹂芽(《植物名实图考》),黄儿茶、黄连

  • 琉璃草果实

    药材名称琉璃草果实拼音Liú Lí Cǎo Guǒ Shí别名大粘染子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果实。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治小儿腹泻。用法

  • 寒莓根

    《中药大辞典》:寒莓根药材名称寒莓根拼音Hán Méi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酸,平,无毒。"②江西《草

  • 芙蓉菊根

    《中药大辞典》:芙蓉菊根药材名称芙蓉菊根拼音Fú Rónɡ Jú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根。化学成分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蒲公英赛酮和蒲公英

  • 麻腐

    药材名称麻腐拼音Má Fǔ别名胡麻腐(《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药镜》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和合绿豆真粉的加工制成品。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功能主治①

  • 猪獠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獠参药材名称猪獠参拼音Zhū Liáo Shēn别名鸭肾参、土洋参、小长距兰、蛇蓼子来源兰科舌唇兰属植物小舌唇兰Platanthera minor (Miq.)Re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