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俞穴
即五输穴。详该条。
即五输穴。详该条。
病证名。《竹林女科证治》:“经来如屋漏水,头昏目眩,小腹作痛,更兼白带,咽中臭如鱼腥,恶心吐逆,此血虚有热也。先用理经四物汤(四物汤加白术、柴胡、香附、延胡索、三棱、黄芩),次用内补当归丸。”
书名。日本汤本求真撰。撰年不详。作者意在以西医学理论解说中医(尤其针对张仲景学说),“以期东西两派医学之融合统一。”全书收方110首,主要系仲景方。每方除述药物、剂量、用法外,更分治验、方证概说、腹证
即肾阴。与真阳相对而言。肾为元真所在,藏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最基本的物质,故称。参见肾阴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龙胆,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人迎,见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即榼藤,详该条。
指脾胃。《脾胃论》:“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也。”脾胃属土而居中,故称之为中宫。
见《中草医药经验交流》。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瞳人散大。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