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家。撰《难经疏》十三卷,佚。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即恋眉疮。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桂苓五味甘草汤,见该条。
《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厥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红马蹄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指黑睛生翳之自下向上发展,势如涌波者。参见花翳白陷及凝脂翳等条。
即腘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名腿凹,经曰腘中。”
指妥善而有效的治疗。《灵枢·百病始生》:“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神光自见症,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