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普济方》。为棕榈皮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三国魏针灸医生。高句骊国(今朝鲜)人。佚名。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善用针,取寸发斩为十余段,以针贯取之,言发中虚,其妙如此。
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卢复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古鬾病的病因学名称。《幼幼集成》:“孕在胎中,因儿饮乳,……而致儿病,故谓之胎妒。”其义与鬾乳同。参见继病条。
气淋之一。指淋症因气虚所致者。《证治准绳·淋》:“气虚淋,八珍汤加杜牛膝、黄芩汁煎服。老人气虚亦能淋,参、术中加木通、山栀。”参见气淋条。
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介绍】:见皇甫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