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龙木论

龙木论

眼科著作。又名《眼科龙木论》,4卷(一作3卷)。撰人佚名。约隋唐间人托名“龙木”(即“龙树菩萨”)撰。此书与《龙树眼论》不同,内容主要记述72种眼科病证的方论;其中包括23种内障眼、44种外障眼以及5种小儿外障眼。原书已佚。其佚文主要保存在《秘传眼科龙木论》卷1~6中的“七十二证方论”中,但每证后的歌诀部分为《眼论审的歌》的文字。

猜你喜欢

  • 噙化丸

    ①《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薄荷叶、楝参各五钱,生地黄一两,生甘草二两,桔梗三钱,山豆根八钱,冰片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龙眼大,每一丸分三次,临卧噙入口中,津液渐渐化下。治咽喉肿痛,或声不清,或声哑,

  • 耳发疽

    病名。系指疽生于耳轮。《证治准绳·疡医》:“或问耳轮生疽何如?曰,是名耳发疽,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彻心是也。”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五味

  • 大风恶疾

    古病名。即疠风。又称癞。《世医得效方》卷十三:“疠风……即大风恶疾,癞是也。”详疠风条。

  • 溲血

    证名。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名溺血、尿血。详尿血条。

  • 钢砂

    出《本草拾遗》。即针砂。详该条。

  • 补理第三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即倪涵初治痢第三方,见该条。

  • 三舍

    古人认为天体的运行一日一夜环周于二十八宿,运行一宿的距离称为一舍。三舍就是三宿之距(见《灵枢·卫气行》)。

  • 生阳

    指五脏病按相生次序而传,得其生气,故名。如肝病传心,为木生火。《素问·阴阳别论》:“肝之心,谓之生阳。”

  • 眉疽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发眉疽、眉发、发眉、眉发疽、凤眉疽。此证生于眉棱骨上,形长如瓜,坚硬,疼痛引脑,色赤焮红,二目合肿。治同外痈。

  • 十二经脉

    亦称十二正经。是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主要经脉的合称。《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十二经脉按阴阳属性分布于人体,四肢部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