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儒门事亲》。指养生当以食养食补为主,以谷、肉、果、菜养口体,五味调和、饮食平衡自足以养生。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蔓菁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金樱根,详该条。
书名。52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6年。本书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广泛地向药农、民间医生、猎人、渔人等劳动人民学习与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物学知识,并参考各类著作八百余种,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即药物发泡灸。详该条。
医经类著作。2卷。清·于鬯(醴尊)撰。于氏本非医家,于经学甚有功柢。此书着重将《素问》之疑难及误注加以校正,共97则,每能披聋醒瞆,迳得旨蕴。如释《生气通天论》“溃溃乎若坏都”句之“都”字曰:“都字盖
骨名。又名五指骨。见掌骨条。
即红中黑纹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