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术语。指精神、情性的调摄、修养。出《淮南子·俶真训》:“静漠恬淡,所以养性。”即淡泊无为之意,是养生的重要方面。
病证名。双眼赤而肿痛。《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夫肝气通于目,脏内有热,与胸膈痰饮相搏,熏渍于肝,热气冲发于目,故令眼赤痛。”治宜清热泻肝之剂,如小防风汤(《证治准绳》:大黄、栀子、甘草、赤芍、当归、
病证名。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谓至日暮则目视昏朦。属雀目,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江西庐陵人。以医术在当地闻名,曾旅游并行医于江浙、广东、河南、山西等地,但泥于唯心主义的太素脉。著有《体仁汇编》及有关太素脉的医书。
推拿手法名。以两手拇、食二指捏住一定部位后,再用力挤压,然后放松,如此反复数次,以局部皮肤出现红色、紫色或黑紫色为度。常用于小儿。
见颅囟经条。
证名。即实喘。指声高气粗而长,以呼出为快的症候。多由外感六淫,痰火水饮等袭肺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真喘者,其责在肺。……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气犯之,则上焦气壅而为喘。气之壅滞者,宜清宜破也。
病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风瘤其硬如石,受风湿则奇痒难忍。”治宜顺气行痰,用二陈汤加味。
病名。《疬科全书》:“环颈破烂,臭秽不堪,久不收口。此乃根本虚极,气血两亏之症,名真元虚损疬。”宜内服加减补天大造丸,外用羊屎散敷搽患处。
【介绍】:金代医生。太医院判官。1200年(承安五年)曾赴西夏为桓宗李纯佑母治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