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颈项强痛

颈项强痛

证名。指颈项肌肉筋脉牵强引痛。见《证治准绳·杂病》。常可与项强项痛颈肿并见。《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颈项强痛,肝肾膀胱病也。三经感受风寒湿邪,则项强。风热胜,宜加味小柴胡汤;湿胜,宜加味逍遥散肝血虚肝火旺,亦筋燥强急,宜首乌汤。而其所属诸病,有项下卒肿坚硬者,由于肝肾之病,昆布海藻海带必用,外则于风热湿三者参之;有常惯项痛者,宜六味丸,间服和气饮;有感冒项强或痛者,宜驱邪汤;有痰盛项痛者,宜治风豁痰汤;有湿盛项痛者,宜加味胜湿汤;有项筋急,不得转侧者,宜木瓜煎;有肾气上攻,项筋连背痛,不可转侧者,宜椒附散;有腮项相连肿痛,发热便闭者,宜防风通圣散;有项面肿,众人一般者,是疫疠,宜普济消毒饮;有脑后肿者,恐是疽,宜黄连救苦汤;若兼坚肿木硬,口燥舌干,恶心,烦渴,便秘,宜石决明汤;有颈项肿痛,寒热头眩者,是气毒,宜加味藿香散;有颈项结核浮肿,先寒后热者,此风寒所搏,宜防风解毒汤;有颈项结核坚肿,色红渐热者,是热毒,宜连翘消毒饮;有项强不能回顾,动则脑痛,脉弦数实者,是痰热客太阳经,宜二陈汤加酒炒黄芩羌活红花;有伤寒后,项前后肿硬作痛,身热者,宜柴胡葛根汤;有伤寒后项肿痛,却不红,身不热者,宜牛蒡甘桔汤;有项强,卒口噤,背反张,成痓病者,宜乌药顺气散加羌活、独活木瓜,以上皆项强之病。”参见项强、项痛等条。

猜你喜欢

  • 理瀹骈文二十一种膏药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

  • 燥毒

    燥邪致病出现之火毒病证。如目赤痛、眥疡、咽喉痛等。《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阴在泉,燥毒不生。”

  • 坐碍

    见顾允若《妇科辑要》。指脐带绕颈造成的难产。详碍产条。

  • 足小趾尖

    见《中国针灸学》。即手足小指穴之在足者。参手足小指穴条。

  • 骑竹马穴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灸法》。位于背部,取穴时以绳量取肘横纹至中指尖长度,令患者跨竹竿上,挺背正坐,并令两人抬扛,两人扶定,使足尖离地寸许。然后以绳之一端着尾骨尖,沿脊直上,尽处标点,以此点向两侧各开1

  • 阴火

    指饮食劳倦,喜怒忧思所生之火,属心火。元·李杲《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脾胃气虚,则……阴火乘其土位……。”

  • 银蛇

    见《广西药用动物》。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

  • 足太阳之筋

    足太阳的经筋。《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

  • 面游风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多由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胃蕴湿热,外受风邪所致。初起面目浮肿或发红,痒如虫行。风甚者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湿甚者破流脂水,瘙痒难忍。治疗:风甚者宜凉血消风,服消风散(《医宗

  • 碎叶青花

    见《湖南药物志》。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