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霉疮秘录》卷上。即杨梅疮。见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香加皮。详该条。
见唐·侯宁极《药谱》。为川楝子之别名,详该条。
舌黑烂,频欲自啮。为脏腑热极兼受秽毒重症,杨梅毒疮可见此舌,宜大剂清热解毒泻火(见《伤寒舌鉴》)。
见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调经专辑》。即居经。详该条。
寒邪结滞于内的病症。主要症状有四肢冷、小便清长、腹痛拒按、便结,舌苔白,脉沉弦等。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乃被物撞打,而目珠痛,痛后视复如故,但过后渐觉昏冥也。盖打动珠中真气,络涩滞而郁遏,精华不得上运,损及瞳神,而为内障之急。若初觉昏暗,速治之,以免内障结成之患;若疾已成,瞳
古病名。见《儒门事亲》卷六。即脾疸。详该条。
指略高出体表的小骨节,如指掌关节。《灵枢·邪客》:“人有小节。”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维道,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