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疳
即阴疮。详该条。
即阴疮。详该条。
练功方法之一。出《易筋经》。取弓步位,一手上举,屈肘握拳,拳心向面,双目观拳;另一手握拳伸肘用力后伸,拳心向后。《易筋经》:“小腹运气,空松,前跪,后腿伸直,二目观拳,两膀用力。”
治法之一。治疗下焦湿热所致淋证的方法。症见少腹急满,小便深赤,溺时涩痛,淋沥不畅或癃闭不通等。常用方药有八正散、石苇散,及瞿麦、篇蓄、滑石、木通、车前草、石韦、茯苓、海金砂等。
病证名。出明·万全《育婴家秘》。惊风的一种证型。又名天吊惊风、天钓惊风。临床以高热惊厥,头目仰视为特征。多由外感风热,或乳哺失宜,以致邪热痰涎,蕴积上焦,心膈壅滞,不得宣通而成。明·陈治《幼幼近编》:
见《中药志》。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急救仙方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古羊藤之别名,详该条。
涎与唾的合称。俗称口水。详涎、唾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金雀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