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匮要略论注

金匮要略论注

书名。24卷。清·徐彬撰于1671年。作者据《金匮要略》徐镕本的条文次序予以诠释,注文的特点浅显易晓,旨在发明原书蕴奥;注后或补以论述,故以“论注”为书名。书中发表个人见解较多,颇为后世医家所重。但在注论中也杂有一些主观片面观点。

猜你喜欢

  • 血瘀经行后期

    经行后期证型之一。多因气滞、寒凝,以致血瘀内阻冲任,经血不能按时下达胞宫所致。气滞血瘀者,症见经期错后,经量涩少,血色紫黯,血块较多,小腹胀痛,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用过期饮;寒凝血瘀者,症见小腹冷痛,

  • 秘传内府女科

    见坤中之要条。

  • 横关翳内障

    病名。《秘传眼科龙木论》:“横翳内障一名横关翳内障,”详横翳内障条。

  • 吴思贤

    【介绍】:见吴观善条。

  • 胎前赤带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秘方》。因素体阳盛,孕后过食辛辣,积热于内,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发为带下色赤。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侧柏叶、黄芩为丸,或用侧柏汤(侧柏叶、白术、丹皮、蒲黄、黄芩)。

  • 地精

    ①出《石药尔雅》。为肉苁蓉之别名。②出《何首乌录》。为何首乌之别名。各详该条。

  • 茅草根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白茅根,详该条。

  • 二十四症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山蒟之别名,详该条。

  • 上品锭子

    《外科理例·补遗》方。白矾二两,乳香、没药各三钱五分,牛黄三钱,白砒一两五分。先将砒末入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之,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研细末,后加余药末,糯米糊和为梃子,状如线香,阴干,每次一锭放疮内,疮

  • 卧位

    针灸体位名。分仰卧位(针灸头面、胸腹及上、下肢前面);俯卧位(针灸头项、背腰、上、下肢后面);侧卧位(针灸头颞、胁肋、髋骶、腰、上、下肢侧面)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