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匮要略

猜你喜欢

  • 养病庸言

    养生学著作。清·沈子复撰。1卷。刊于1877年。本书对于养病的方法提出了“六务”,即:知(病因何起)、忘(勿记在心)、拒(嗜欲勿肆)、看(置身病外如看他人一般)、耐(忍耐)、调燮(指思欲、饮食、起居诸

  • 血虚喉痛

    病证名。《喉科心法》:“红面不肿,或时痛时止,左手脉数无力,午后潮热,或痛在午后,四物汤加黄柏知母。”指喉肿痛而伴有血虚症状者。

  • 人镜经附录全书

    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

  • 封君达

    【介绍】:汉代医生兼养生家。号青牛道士。陇西(今甘肃陇西)人。善用中药及针灸。

  • 活幼心法大全

    见活幼心法条。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9卷。清·张志聪集注。本书与《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对于《内经》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内经》全注本。解放后有排印本。

  • 囟填陷

    病证名。囟填、囟陷的合称。《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囟肿为热,以黄柏膏涂足心涌泉穴;陷则为冷,以半夏涂手心妙。”详囟填、囟陷条。

  • 齿本

    解剖名。指齿根,实为牙颈。《难经》五十八难:“汗注不休,齿本槁痛。”

  • 延胡

    出《雷公炮炙论》。为延胡索之简称,详该条。

  • 病后耳聋

    病名。系指因大病后气血虚损所致之耳聋;或病后余邪未尽,壅滞经脉所致之耳鸣耳聋。治宜益气补血、清余邪、通经脉。方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竹叶石膏汤、桃红四物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