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通俗伤寒论
见通俗伤寒论条。
见通俗伤寒论条。
即十全大补汤,见该条。
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中脘实满,噎则醋心,饮食不消,大便不利,名曰思膈。”参见五膈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矮陀陀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针刺器具。古作箴或鍼。用以刺激机体治疗疾病。源于砭石。早期的针以骨、竹或陶片制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冶金术发明以后,人们利用金属的可塑和延展性能,以各种不同的金属或合金,制造出形式多样的针具
郁证之一。《类证治裁》卷三:“肝胆郁,血燥结核。加味逍遥散。若杂吞酸,逍遥合左金汤。”参见五脏郁证条。
书名。1卷。清·应遵诲撰于1874年。本书首载疔疮论,并介绍用针按穴挑疔治法;次列98种疔疮的挑治,并附插图;末附疔疮治疗方剂及杂病经验方。
针刺手法分类名。指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方法。《针灸大成》:“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均属此类
五种癣疾的合称。出《疡科选粹》卷六。一湿癣,痒如虫行,搔之有汁出;二风癣,搔之则间有白屑;三顽癣,全肤不知痛痒;四牛癣,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五马癣,微痒,白点相连。
俗称打灯火。出《本草纲目》。指用灯草蘸油燃火在穴位上直接点灼的一种灸法。操作时,取灯心草一段,蘸以植物油,点燃后对准穴位迅速灼灸,当灼及皮肤时,可听到“拍”的响声。灼灸次数,根据病情需要掌握,一般3~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贝母、天花粉、炒枳实、桔梗各一钱,黄芩、黄连各一钱二分,玄参、升麻各七分,甘草五分。水煎服。治上焦有热,痰盛作渴,口舌肿痛。②《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卷三十九方。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