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家。字仲讷。宛丘(今河南淮阳)人。少喜医方,遍读古医书,为医博士。后隐居,信佛教,传其方于子孙。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龙涎香,详该条。
古代烹饪中的八种珍品。对八珍的组成,有数说:①《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注为:淳熬、淳母、炮豚、炮牂、珍、渍、熬、肝膋;②《渊鉴类函》又有二说:甲: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
见《药材学》。即石蟹,详该条。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宗厚(一作景厚)。先祖籍淮南,后于洪武年(1368~1398年)中移居咸宁(陕西西安一带)。精于医学,根据《素问》和张仲景《伤寒论》的医理,又补入后世的方治编成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第五腰椎棘突下方。主治转胞,腰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简称痰闭。①泛指痰浊引致的闭证。每挟风、挟热而成,即由风痰上窜或痰热内闭,这些情况,病因火热内扰或化风为主,痰实际是闭证的继发产物。参闭条。②指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痫证等精神神经病变。③温热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9卷,已佚。
病名。见《红炉点雪》卷三:“痰火声哑,乃肺经已绝,死不治。”似指咽喉癌或喉头结核的失音所致。故认为不治。
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湿为重浊粘滞之邪,阻碍气机,与热邪相合,则湿热交困。热因湿阻而难解,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午后热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粘腻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