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灯续焰条。
经穴名。代号KI1。出《灵枢·本输》。别名地冲。属足少阴肾经。井(木)穴。位于足掌心,第二、三跖骨间,当路足时呈凹陷处;或于足底中线的前、中1/3交点处取穴。布有第二趾底总神经深层为足底弓。主治昏厥,
经验方。见《简明中医妇科学》(成都中医学院)。生地黄、地骨皮、炙龟板、牡蛎、阿胶(溶化)、焦栀子、地榆、黄芩、藕节、棕榈炭、甘草。水煎服。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治血热崩漏。如气虚者加沙参、黄芪;口渴者加麦
指有效验的方药。
见《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即产后完谷不化。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方。黄连、苦参、乳香、没药、雄黄各一两,连翘、僵蚕、蝉蜕、防风、全蝎、槐角(牛胆汁煮)、生地黄、牛膝、陈皮、穿山甲、当归、枳壳、地龙各二两,蜈蚣二十条,象牙屑五钱,人参二钱半,蜂房
【介绍】:清医家。字鹄亭,北京密云人。童试未第,发奋精研医理,钩深索隐30余年,颇有心得。远近求医者无不立应。祁州某药行少主,染病岁余,诸医束手。延之诊治,脉象平和谓无病。然病象日剧,因细思之,诊为用
尿道外口。
病证名。指患疫喉而汗自出。若汗出痧透,喉烂渐退者为顺症。反之,若得汗而痧仍隐,喉烂反盛者则为疫火太甚,邪毒不能外达,为逆证。治宜疏解透达。用粘子解毒汤加减。
病证名。见清·佚名《异授眼科》。即瞳神散大。详该条。